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开封市祥符区人民政府201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开封市祥符区人民政府201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祥符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angfuqu.gov.cn    时间:2019-02-07    浏览:0


一、总体情况



    2019年度祥符区依托区政府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公开主渠道,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比较完善,更新及时内容无错误,按照时间要求在网站上发布和上报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内容完整、分类正确、格式规范、时效性强。



(一)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情况。祥符区依托区政府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公开主渠道,除涉密和敏感文件都进行了公开,全区各级各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355条。其中,区直各单位主动公开信息2530条,乡镇政府主动公开信息825条。重点领域信息公开384条,民生工程领域信息公开469条,放管服相关信息公开552条。公开规范性文件3件。



(二)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情况。建立了网上依申请公开栏目,在受理时及时与申请人确认申请内容,认真了解申请人遇到的问题及诉求,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对疑难申请采取督办的方式,督促相关部门按照有效时间内答复,最后形成申请事项、办理程序、答复意见等全流程完善档案。截至目前,共收到依申请公开40件,主要涉及拆迁赔偿领域,已全部办结。区政府政策法规股受理行政复议案件7件,办结5件,受理行政诉讼案件8件,办结7件,剩余案件正在处理中。



(三)政策解读回应关切。按照国务院、省、市政务公开要求,在区政府网站显著位置开设了政策解读专栏,发布转载政策解读稿件75篇。受理办结区长专线1586件、区长信箱有效案件125件。



(四)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祥符区积极推进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的落实,出台并印发了《开封市祥符区国家级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做好了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在政府网站开设《祥符区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专栏,保证了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信息及时进行了发布。



(五)加强平台建设。一是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推进,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围绕信息公开、网上办事、便民服务、政民互动开展工作,做到形式美观大方、内容翔实权威、图文声像并茂,日常监管到位,公众满意度高,及时更新栏目内容和信息。政府门户网站这个主要的公开途径得到了充分利用。二是重点抓好政府门户网站、行政服务中心、图书馆、档案局、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中查阅服务中心和服务热线的载体建设。三是积极探索社会听证、专家咨询、新闻发布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开形式。对内、对外公开栏及时、全面更新,载体建设实现多样化。



(六)强化制度建设。一是严格按照国务院网站发展指引,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制度执行,所有上传发布信息均由单位指定的专职信息管理员统一审核,发布。并及时做好更新信息、投诉问题的答复处理工作。二是单位需公开公示类信息,必须填报信息公开涵,经单位保密审查,领导签字,加盖公章后方可在政府网发布。三是单位要求干部在使用办公QQ群、工作微信群时,只能用于日常工作和传播正能量,不能聊天或作其他用途。



(七)加强机构建设。全区从事信息公开专兼职人数43人,要求各单位要将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明确一名副职负责网站信息内容发布的协调工作,明确一名专职人员具体承办网站内容发布工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11.png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22.jpg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33.png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今年以来,祥符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有序开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照上级要求、群众愿望,祥符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仍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祥符区负责政务公开的具体人员,虽然积极参加上级政务公开培训,但是还是缺乏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能力。二是公开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部分单位和部门对新《条例》中的新要求理解不透,对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距离,信息公开内容的完整性、及时性,距离新《条例》要求还有差距。三是公开形式的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适合群众查阅的公开形式还不够丰富,公开的内容还不够贴近群众生产生活。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条例》。准确把握新《条例》基本原则,坚持做到“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深入推进信息公开的制度化、长效化,使之成为政府工作的习惯和常态,积极扩大主动公开领域,并结合祥符区实际不断丰富公开内容。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发挥信息公开的主力军作用,做到全面、准确、权威、及时,方便检索、查阅和下载。

(二)进一步加大主动公开力度。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建议提案办理结果、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做好政策文件尤其是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的公开。积极开展政策解读和热点回应,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的期盼和关切。

(三)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针对依申请公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加强工作研究和经验总结,不断完善办理程序和各个环节的工作规范,依法依规满足群众的各类信息需求。积极拓展依申请公开的受理方式,畅通信函、传真、网络、政务服务窗口等受理渠道,方便群众申请。

(四)进一步完善提升平台建设。首先是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做好信息公开平台与各部门政府网站数据整合、对接工作,真正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提升信息公开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建设工作,发挥移动通讯终端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快速、便捷、高效的作用。李克强总理曾表示要“让政务公开像扫二维码一样简单”,信息飞速传播的今天要让政务公开走进微信,让微信平台“活”起来,发布贴近民生百态实质性的内容,让政务微信有看头吸引群众注意,让“微回复”发挥大作用,拉近政府和民众之间的距离,让“微时代”更加注重实效、贴近民生,彻底改变“互而不通”的局面,让群众在了解政务的同时,真正参与到政府决策的制定中来,通过辅助政务、监督政务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